
四十五载quattro:奥迪的赛道传奇进化史
1977年,奥迪工程师在芬兰冰雪路面上的一次偶然测试,彻底改变了汽车驱动技术的未来,当其他车辆在湿滑路面上挣扎时,一辆搭载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的原型车轻松征服了极端路况,1980年,奥迪正式推出首款量产quattro车型(Ur-quattro),从此开启了长达45年的赛道与民用技术传奇,从WRC B组赛车的所向披靡到勒芒赛道的统治级表现,quattro不仅是奥迪的技术图腾,更成为高性能与安全驾驶的代名词。
初代Ur-quattro:颠覆传统的技术革命
初代quattro系统的核心创新在于:
采用空心传动轴设计,首次实现四驱系统的小型化
中央差速器与手动锁止功能,兼顾公路与越野需求
较传统后驱车提升50%以上的弯道抓地力
1981年,奥迪携quattro赛车出征WRC世界拉力锦标赛,在瑞典站首秀即包揽冠亚军,其标志性的
短轴距+涡轮增压组合,配合四驱系统的精准动力分配,让对手难以企及,1984年,传奇车手汉努·米科拉驾驶奥迪Sport quattro S1在派克峰登山赛创下纪录,quattro从此奠定"拉力之王"的地位。
赛道基因的民用化转型
随着1986年WRC取消B组赛事,奥迪将quattro技术重点转向民用市场:
1986年推出首款搭载自动锁止差速器的奥迪100
1995年开发出电子控制多片离合器的quattro II代系统
2005年引入冠状齿轮差速器,实现更快的扭矩分配响应
这些技术突破让四驱车型不再笨重,反而成为
操控精准度的保障,2007年发布的RS5 Coupe搭载的第七代quattro,可在70:30至15:85间无级调节前后轴动力,完美平衡运动性与日常驾驶需求。
勒芒赛场的技术验证场
21世纪后,奥迪将quattro技术推向耐力赛巅峰:
2012年R18 e-tron quattro成为首款混动勒芒冠军车
电控四驱系统可在300毫秒内完成动力分配
动能回收系统与四驱结合,开创赛车新纪元
这些赛道技术迅速下放至民用车型,如当前e-tron S系列采用的
三电机quattro系统,每个后轮由独立电机驱动,扭矩矢量控制精度达到毫秒级。
电动时代的quattro进化论
面对电动化浪潮,奥迪重新定义四驱技术:
2021年发布的RS e-tron GT采用双电机智能四驱
通过车载18个传感器实时监测路面状态
动力分配速度较机械系统提升5倍
在冰雪试驾测试中,电动quattro依然展现出与传统系统同等的
脱困能力,同时具备更精准的扭矩控制,未来PPE平台车型将搭载新一代扭矩矢量控制系统,证明quattro传奇仍在延续。
关于quattro技术的三个核心问答
Q1:quattro与普通四驱系统有何本质区别?
传统四驱多采用分时或适时驱动,而quattro的核心在于全时主动分配,以最新e-tron车型为例,系统每10毫秒监测一次车轮状态,提前预判打滑并调整动力,而非被动响应。
Q2:为何奥迪赛车偏爱纵置发动机布局?
纵置结构让前轴差速器更靠近重心,配合quattro系统可实现:
更均衡的前后轴荷分布
传动系统机械损耗降低15%
有利于布置大排量发动机
Q3:电动quattro是否失去机械魅力?
虽然取消机械差速器,但电动四驱带来新优势:
单轮扭矩控制精度达0.1牛米级
可实现"虚拟差速锁"功能
系统响应速度提升至机械结构的20倍
赛道实测显示,RS e-tron GT的赛道圈速比同级燃油车快3%-5%,证明电动quattro依然充满驾驶乐趣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